AI已来,“孔乙己”未走

作者:duke 日期: 分类:网络转载 浏览:242

■胡杨

那天一早打开朋友圈,看到重庆朋友发的九宫格,她写道:“老公用Al画的女儿,中间一张是我,感觉Al时代来临了,未来很多职业会被替代。”看画风有些宫崎骏之感,我的第一反应是:哇,这是否意味着以后我可以自己画插图了?作为一个报纸编辑,为相应的文章找配图也是日常工作之一,有时为了找一张相得益彰的配图也是费尽了心思。好马配好鞍,我有点儿跃跃欲试了。

无独有偶。老同学甲面最近在用AI画画,那天他写道:“AI穷尽人类所有知识,恐怕也写不出诗人的奇思妙想。就像人类科技再发达,也造不出蜻蜓一样的飞行器。”

现代人对新科技越来越容易谈虎色变了,2023年第一“虎”非AI莫属。随着ChatGPT、NewBing、GPT-4等一系列名字的横空出世,许多人发现AI正在改变我们的世界。而另一个古老而经典的问题再一次被翻牌:既然AI已经如此成熟了,它会替代我们的工作吗?于是又一波职场焦虑开始蔓延。

回顾历史,每一个新生事物的到来都会引起人们广泛的焦虑。大多数人面对扑面而来的科技风暴,第一反应是跌入杯弓蛇影的恐惧陷阱,而不是想着既然未来已来,我们该如何利用新科技改良日常工作与生活。

最近看一篇解读AI的文章,作者李睿秋说:从个体角度来讲,AI将会成为每个人的“放大器”——AI会放大你原本的能力。你掌握的技能越多,知识体系越完善,就越能够在AI的加持下,触及更多的可能性,获得更大的价值。比如AI能够让“学习”这件事变得更加容易。如果你在好几个不同的方面都有所涉猎,就更容易在AI的帮助下实现跨界和整合。所以面对AI的浪潮,我们应该考虑——专精自己的优势和专业领域,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作为一个将要终止职业生涯的人来说,我本来对AI就没什么恐惧,且充满兴趣,看到这段话更是跃跃欲试。于是畅想、展望退休以后的生活,可能有更多好玩的事情等着我呢。

最近紧随AI热的还有“孔乙己文学”热。这些年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而社会上没有那么多相应的高薪岗位,有些年轻人就郁郁不得志,继而发明了“孔乙己文学”,就是把自己类比成孔乙己,说一些“年少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学历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掉的长衫”之类的话语。某种程度上说,“孔乙己文学”是读书无用论的又一翻版。

为了更好地理解“孔乙己文学”热,我还专门再读了《孔乙己》这篇文章。孔乙己的“要点”不在于长衫,而在于固守着“读书人”的标签不放,不思进取。

作家连岳针对这一现象更是一语中的道:“高校毕业生把自己比作‘孔乙己’,以为自己颇凄凉。其实还是高估了自己。孔乙己再落寞,也是咸亨酒店里少数的识字者。现在的大学教育已经普及化,这就犹如咸亨酒店里,个个都是大学毕业生。孔乙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还情有可原,现在的大学生觉得自己高人一等,那认识水平比孔乙己还低,结局自然比孔乙己更可怜。”

的确,拥抱新变化才是现代人最应该具备的能力。年轻人不要把AI视为洪水猛兽,而是要视为一种工具、武器。

最近看了作家余华和王安忆在华东师范大学的一场对谈直播。印象最深的是余华的那句话:“笨拙的阅读永远不会被替代。”

作为一个“笨拙”之人,每天早读庄子的时候,我都觉得自己正把日子一帧一帧地装订在时间的年轮上,以此压住生活的针脚。

中国传统工艺讲求道、技、器。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水平就是道,而读书就是“得道”的过程,而技与器都是具体的“道用”。如果说AI会替代掉人工,那么最容易被替代的,一定是那些不愿意动手改变自己的人,那些抱残守缺的现代孔乙己。

谈到AI,余华说:“在技术高度更新的时代,时髦的东西未必能够长久,我们那种很笨拙地拿着一本很厚的书,放在膝盖上,一页一页读的方式,反而会持久。”王安忆说:“学文学不一定当作家,在游戏公司工作,和写小说一样要构建一个宏大的虚幻世界。文学使人生更有趣一些。”

的确,这个世界的变化一定会越来越快,那么如何在不确定的风浪里,实现确定性的成长?一个行之有效的策略就是:把生活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多数”,去做确定的事情,获取确定的积累;另一部分是“少数”,去探索种种可能性,寻求变化可能带给自己的机遇和收益。

这个思维脱胎自塔勒布的“杠铃法则”:用85%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日常生活工作,积累优势;剩下的15%则去做各种各样的尝试,去投入到不确定和未知之中,让自己试错。

这一“杠铃法则”适用于我们应对AI之类的科技风暴。低头做85%的日常事,抬头看15%的风向标,如此这般,我们就可以“风雨不动安如山”。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