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机器人产业如何继续“狂飙”?|超级会氪厅活动回顾

作者:duke 日期: 分类:网络转载 浏览:251

在继续跃进之前,机器人从业者还需要了解这些信息。 

过去几年间,机器人成为帮助各企业复工复产和快速发展的重要工具。在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巨大需求牵引之下,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各个不同领域都取得了亮眼的成果,机器人产业正在迅速的发展。 

2023年3月24日,36氪在江苏省苏州市成功举办了「2023机器人产业的狂飙之路」超级会氪厅活动。36氪邀请元禾控股投资三部副总经理汪志超、斯坦德机器人董事&副总裁王茂林、艾利特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孙恺作为嘉宾,与台下20余家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代表共同探讨机器人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新机会。 

在「圆桌讨论」环节,三位嘉宾围绕不同话题,分享了自己对于机器人产业的看法:

国内外机器人产业发展差异

当谈到目前国内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时,元禾控股投资三部副总经理汪志超提到,过去十年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增速非常快,基本上保持20%的增速,产量由2.6万台增长到27万台,信号能源、光伏发电等行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工业机器人的快速发展。但是目前国内技术供给能力较低,核心部件国产化率大约只有15%-30%,机器人本体的国产化率也只有30%左右,因此汪志超认为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国产替代的愿望还需要在相关行业的带动下才能实现。而服务机器人的增速相比于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要更加迅速,基本上保持40%的增速,像小米、石头等国产服务机器人企业在行业里面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斯坦德机器人董事&副总裁王茂林 相信,无论是哪个行业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从非共识阶段到共识阶段的过程。企业需要思考这个技术能否实现、市场是否有需求、市场的行业增速如何、竞争情况如何,以及这个技术能应用到什么场景,爆发以及应用的时间点等方面的问题,才能对行业发展有更清晰的认知。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也是一样,由于国外比国内早很多年进入机器人赛道,他们对于行业的理解更加深刻,所以即使国内的产品和技术发展得很好,国外产品具有的产品、技术和品牌优势也还是占据上风。当提到移动机器人未来的发展机会时,王茂林认为,移动机器人是通用型的机器人,能够适用的行业和场景非常多,所以移动机器人公司未来的发展不是寻找新的场景,而是需要公司根据自己的战略方向和定位,选择聚焦国内还是国外市场,对市场未来形成清晰的认知,在各种场景中做出取舍,发现适合自己的新机会。 

谈到国产品牌和国外品牌的发展差异,艾利特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孙恺坦言相较于国外,国内机器人在行业应用有一定的发展滞后,破局仍需过程。他提到,国内机器人起步较晚,大家对于协作机器人的接受度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且普遍对价格敏感度较高,因此受限于价格因素,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但孙恺相信随着国家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只要不断加强技术突破,丰富产品应用,协作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及产业发展潜力惊人,未来会保持高速增长。对于这一点,他提出从观察国产汽车的发展状态能得到很多启发:虽然国产汽车起步晚,但不论在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领域,中国汽车企业的竞争力目前都非常强大,这源自中国车企在每一个赛道上都奋起直追、后来居上,手机市场亦是如此,中国手机从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的破局,让孙恺相信,只要中国企业能及时调度资源紧跟市场大潮,一定能破而后立再现增长传奇。 

孙恺 还提到,相比国内,国外机器人起步较早,产品形态及应用场景更成熟,市场需求更大,再加上国外工业非常发达所以对于协作机器人的接受程度会比较高,由于国外购买力强所以价格敏感度不高,更多地关注产品的品质,其次才是价格。 

机器人企业发展的两要素:资本&技术

一直以来,资本对于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元禾控股投资三部副总经理汪志超认为,适当的资本能够推动行业的发展,但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不能只靠资金支持,它有着自身的发展特点,需要有行业理解、核心技术积累、标杆客户突破、应用场景积累、规模化复制应用、渠道/生态资源等,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靠烧钱就能缩短整个进程的,需要时间的积累。建议创业者厘清自己的目标,利用好资本,把握好融资金额、估值和融资节奏,适当多储备点现金,一步一个脚印,苦练内功,最终成为伟大的企业。 

斯坦德机器人董事&副总裁王茂林 也赞同汪总的说法,一定的资金支持对企业的发展是有利的,但同时也需要企业不断地提高产品研发能力。他还补充到,机器人公司想要建立起自己的优势,需要通过聚焦产品的技术、定义以及用户体验,挖掘自己的产品与其他公司产品的差异化特性,避免同质化。除此之外,一个企业的长久发展也需要良性的组织支撑起业务的发展,业务的发展反过来也会促进组织良性的增长。 

艾利特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孙恺 认为一个新品类的市场需求增长相对线性,资本的涌入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首先,资本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快速转型,赋能产业资源,让专业技术尽快成熟落地,完成商业化应用。但是,太多资本的涌入,也会让创业者供需不能很好地适配,过早陷于价格竞争的恶性循环。国内就技术而言还存在一个悖论:虽然大家很少看到特别原创和变革性的创新产品,但中国企业却也扎实地占领了很多赛道的第一、二的位置。比如,移动互联APP在国外发展缓慢,在中国却成长迅猛。所以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模式,OpenAI和波士顿动力这一类故事在中国是一个低概率事件,但在全球市场一直发生,大家特别容易陷入眼红的状态并反思。孙恺认为机器人企业的发展还是要与市场同频共振,更专注于解决应用场景的痛点,用产品原创力、产品创新力打破行业向上的桎梏,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客户和市场,他相信能在中国市场“打”出一片天地的公司未来都会有较好的全球市场竞争力。 

在「超级讨论」环节,台下的创业者们就共同票选出的3个最感兴趣的话题展开了讨论,以下是讨论要点总结: 

Q1:整个机器人产业链中,当下有哪些新的动态值得企业关注?

艾利特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孙恺 和大家分享了一个新闻:中西部地区在大力的招商引资寻觅机器人企业,这能反映出“机器人+”的概念已经越来越得到政府层面的政策推动,也可以预见“机器人热”在一段时间内会继续升温,政策的影响很大。因此孙恺认为,整个机器人产业中要关注以下几点:一要广泛关注国家政策、地方政策及国际政策,政策因素的影响是行业的风向标;二要关注市场应用动态,要主动去了解行业场景应用的痛点和难点,不断拓展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三要关注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规律,不断进行软硬件的升级,进行人机交互优化,构建强大的生态平台;四要关注产业集群动态,机器人产业发展目前在从分散走向集聚,关注集群动向可以帮助各区域间加速相互合作与交流;五要关注人才培养,不断引入新鲜血液,积极主动拥抱变化共同把握研发新时代,与不同人才在交流中提升、在动态中发展。 

上海有个机器人有限公司华东地区营销总经理牛国华 总结了四种企业会关注的动态:第一,政府政策相关动态,大部分企业会关注政府动向,希望能够有一些在资金以及项目层面上支持企业发展的新政策;第二,行业标准相关动态,机器人在很多行业里还没有形成标准,这会导致项目建立时有很多未考虑到的问题,这对企业申报政府项目也有一定的影响;第三,上下游供应链的成本,多数企业都比较关心降本的问题,所以在选择核心部件供应商时,不会完全依赖于一家供应商,也会关注行业内其他性价比更高的产品;第四,机器人相关场景,企业都希望能够找到适合自己产品、技术、商业模式的应用场景。 

上海快仓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厂长王哲煜 提到了三个会关注的维度:第一,国内移动机器人产业从引进来到以很强的国际竞争力走出去,首先带来了巨大的增长潜力,其次也是对企业综合能力的挑战;第二,在市场规模高速扩张的同时,移动机器人产业升级与区域生态圈构建是两大长期发展的引擎;第三,移动机器人不仅是执行任务的实体,更是数智化的载体之一,可以助力客户实现数字化、智能化、低能耗。 

Q2:目前市场的主要增长点和增长困境是什么?

36氪江苏站编辑杨凯 提到了两个市场增长点:一,因疫情导致流失的需求可能会在当前的市场中得到恢复;二,政策环境的改善会刺激一些新的应用场景爆发,政府大力的资金支持也会让行业好转不少。同时,杨凯也提到了三个市场主要的增长困境:一,客户本身处于下坡路时会影响机器人企业作为供应厂商的收入,以集中在地产行业的客户为例,他们本身的投入不够大胆就会影响机器人的投入比重;二,机器人替代暂未成为当前多数应用场景的刚需,所以还不能达到规模化的效益,行业的标准也还没有产生,特别是目前很多人都处于观望的情况,行业的信心复苏也需要一个过程;三,国际形势的影响,制造一些高精度、高准确度的设备需要依靠进口硬件,但面临的一些可能存在的制裁也影响着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增长。 

上海优复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孙振峰 也为大家分享了两个市场增长点: 一、 下游的需求能够带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工业机器人产业“产品”,比如锂电、光伏下游的需求旺盛会带动上游相关“生产制造场景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 二、柔性制造的场景中对更加智能化的机器人需求增长,比如在海工、造船、钢结构等大量柔性场景的焊接工程中的机器人渗透率只有不到2%,但是随着“焊工”的成本越来越高,愿意做这个工作的工人越来越少,工厂对于“智能”化程度更高的“智能焊接机器人”的需求也会逐步增加。 

艾利特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孙恺 认为协作机器人能实现的应用逐渐多元化,主要有以下两个市场增长点:一个是服务业中新消费场景应用,如新零售、新农业、医疗护理、物流等新增长点,另一个是传统工业应用里机械加工、新能源、医疗保健、光伏等细分市场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给协作机器人的应用带来新的机会和挑战。创造一个规模化的商业模式是目前面临的增长困境,各行各业都面临很多痛点和难点,比如农业是一直被忽略的地方,但有些企业却做的很好。在农业方面的机器人,比如播种,打药等关于自动化或者机器人的需求是很多的,涉及到各个环节存在增长困境,毕竟农业是靠天吃饭的行业,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但是农业是国之根本,比工业更根本的行业,有句话叫“谁掌握了粮食,谁就掌握了世界”,引起机器人在农业上面的投入和回报,很多时候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甚至比工业方面受到国际环境影响更大。 

Q3:机器人企业目前有哪些新的应用场景值得关注?

元禾控股投资三部副总经理汪志超 认为机器人在各行各业应用的更广泛,未来在一些比较细分的方向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应用,但这些细分的方向是否值得布局,需要每个企业从商业化落地角度来考虑。汪志超根据投资过的企业提出了农业场景的新应用,例如通过无人机喷洒农药、化肥和种子,过往使用人力喷洒的效率非常低,而使用机器人能有效提高喷洒效率,提高喷洒效果,同时降低喷洒成本,未来有较广阔的前景。 

迈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FO程李丹 针对外骨骼机器人的应用提到了三种应用场景:一,军工场景,外骨骼机器人能够帮助提高军事力量的作战能力、武器负载能力和长时间徒步行军的能力等;二,老年人养护及康复场景,机器人可以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帮助,例如帮他们翻身或移动;三,旅游场景,例如登山的助力以及辅助场景。 

艾利特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孙恺 也补充了前面的观点,他认为除了养老的场景,机器人也能应用到助残的场景,帮助老年人、残疾人处理各种紧急情况;除此之外,在传统工业应用中,新能源、光伏等快速发展的行业也给机器人的应用带来新的机会和挑战,如何设计制造适配新工艺新应用的机器人是需要相关机器人厂家认真思考的问题。 

以上就是本期36氪超级会氪厅「2023机器人产业的狂飙之路」的精彩内容。 

4月超级会氪厅将聚焦新能源出海赛道 ,我们将邀请新行业大咖来解读当下新能源出海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机遇。如果你是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从业者并关注出海,欢迎扫码添加小助手了解相关活动信息 

最后,特别感谢本次活动的支持单位——东沙湖基金小镇

东沙湖基金小镇,地处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面积3.96平方公里。2009年,元禾控股设立东沙湖股权投资中心(小镇前身),2023年,小镇被江苏省发改委命名为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作为长三角区域唯一坐落在自贸区的基金小镇,小镇积极集聚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并购投资、产业投资、证券投资、REITs基金等各类创新资本和财富管理、家族办公室等新金融创新业态以及高端商务服务机构等配套产业。 

关键词: